5月21日下午,《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舉辦,海南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解讀。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方案》主要包括行動目標、主要任務、投融資體制改革、保障措施四方面內容,將致力于優化產業投資結構、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大公共領域投資、增強市場活力。
海南省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處處長李冠濤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海南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落實階段性重點任務形成早期收獲的關鍵之年?!斗桨浮返闹贫ㄅc出臺體現了海南積極參與****雙循環,加大海南產業與**外產業鏈的融合力度的意愿,海南將力求通過聚焦產業投資形成更多產業集聚,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和質量,推動海南投資高質量發展。
李冠濤稱,《方案》主要呈現了四方面亮點,一是把產業投資擺在突出位置。《方案》明確提出,海南將更加注重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投資質量,立足于海南實際情況,主動調整投資結構,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制造業(即“3+1+1”產業)加大海南產業與**外產業鏈的融合力度,聚焦產業投資,高質量投資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平臺,建成2-3個千億級和5-7個百億級重大產業平臺,帶動形成若干創新要素集聚、配套體系**的產業集群,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切實提高“3+1+1”產業在投資中的占比,提高投資效益和質量,推動海南投資高質量發展。
二是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更加注重重大項目建設。海南將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明確以項目為抓手,做好行動方案落實工作。更加注重重大項目對投資的拉動作用,重點推動投資權重大、影響范圍廣的項目建設,力爭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占全年投資的比重每年增加2個百分點以上。在產業投資方面,以園區為載體,重點抓好百萬噸乙烯、???*免稅城等項目建設,打牢**產業基礎;在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推進??诿捞m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三亞新機場、洋浦集裝箱樞紐港小鏟灘碼頭、??诟垴R村港區三期集裝箱碼頭、邁灣水利樞紐等工程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在民生公共服務方面,加快推進海南大學觀瀾湖校區、海南醫學院新校區、省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項目、省疾控中心異地新建等一批項目建設,提升民生公共服務水平。
三是無縫對接項目招商和開工工作,全鏈條推動項目建設。《方案》明確了省領導、市縣領導、11個重點園區領導招商任務,確保產業項目源源不斷持續落地,連續壯大產業投資規模。同時還要求無縫對接招商和項目落地開工環節,對企業與海南省政府簽約協議內容按季度進行跟蹤評估,推動合作意向投資項目轉化;對市縣(園區)簽約項目,建立**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庫”,全鏈條跟蹤服務。經省招商聯席會審核通過的項目,超過一年未開工建設的,注銷該項目的審定結果,取消項目落地市縣當年招商工作考核評估資格。
四是把制造業放在較為顯著的位置。李冠濤表示,制造業一直是海南產業發展中的一塊短板,創新能力不強、拳頭產業不多,升級空間較大。為進一步推動制造業發展,切實發揮制造業對夯實產業基礎、拉動有效投資重要作用,海南省發改委在起草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時把發展制造業提升到更為顯著的位置,做好增量發展和存量調整,把**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主要發展著力點為:在??趪腋咝聟^、洋浦經濟開發區、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定安塔嶺工業園、儋州木棠工業園等園區布局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航空器、機器人、海工裝備、游艇等高端裝備制造及維修業態,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以應用和市場為導向,鼓勵和支持**外大型裝備企業在海南實施技術成果轉化,開展省內企業綠色、智能化技術改造,積極培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生態;持續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應用新技術為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